查看原文
其他

寻找临床医学的海外人才?这篇文章值得读一下!

智汇邦 智汇邦+ 2022-05-15

高校、科研院所发布引才公告,请联系 zhaopin@lemonvc.com;
人才咨询职位信息或投递简历,请联系 talent@lemonvc.com。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不仅是对全球经济社会的一场大考,也是对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的一场大检阅。


近年来,我国医改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公共卫生短板仍然明显,人才吸引难度大、高层次人才缺失严重。一方面,公卫领域的高校教师缺乏研究和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践经历。一方面,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公共卫生、传染病、全科医学的系统教育与实践。此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药学的协作研究机制还有待完善,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等非医学学科的交叉融合就更显不足。


新冠肺炎疫情提示我们,必须强化临床医学人才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医学人才培养要完善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及教育教学方法,将公共卫生教育有机地融入临床医学教育全链条。培育临床医学+公共卫生(MD+MPH)的复合型领军人才、医学科学家。把握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科学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机遇,培育“医学+X”创新拔尖人才。综合性大学应进一步完善医科人才培养的理念、策略、体系和模式,加快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为健康中国建设培育具有家国情怀的高素质医学人才队伍和创新拔尖领军人才。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愈发突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作为守护人民健康的技术根基和守护法门,临床医学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一)专业介绍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临床医学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预防和治疗以最大程度上减弱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临床医学是直接面对疾病、病人,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


现代临床医学已经形成了分科专业化、发展国际化、技术现代化、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等鲜明特点,与社会医学、全科医学的关系日益紧密,成为人类与疾病抗争的最重要武器。作为与疾病直接对抗的科学,临床医学在未来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具体发展趋势有四个:应用分子生物学改造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与各种学科交叉融合、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相结合、老年医学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主要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做出分类鉴别的能力。


(二)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属于医学(门类代码10)下属的一级学科,分为18个二级学科,分别是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科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护理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临床医学具体学科及学科代码如下。

 

资料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三)专业地位

临床医学是链接基础研究和医学诊疗,实现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的关键环节。21世纪以来,临床医学的规模、技术水平、成果转化取得了巨大进步,到来单一学科研究模式的局限性,实现了学科领域交互融合的复杂医学交融模式。


对于高精尖领域而言,临床医学研究代表了医学领域中最具国际影响力的部分。据了解,2018年,中国临床医学论文数量已达全球第二,主持或参与的临床试验数量达全球第三。2009-2018年,Web of Science Med line数据库共收录临床医学论文334 115篇,其中中国在2009—2018年共发表临床医学论文279059篇,中国临床医学论文数量的增速超过全球平均水平,肿瘤和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医学研究论文最为集中的疾病领域。

数据来源:Web of Science Med line数据库


中国研究人员在国际平台登记的临床研究项目数量列全球第三。2018年,Clinical Trials上登记的临床研究项目数量为25001项,其中中国参与或主持的临床研究项目数量为1 782项,占7.1%,居于美国(8 605项)和法国(1 885项)之后,位列第三。药物公示平台注册的临床试验数量在2014-2018年逐年增加。(数据来源:Web of Science-MEDLINE数据库,参见论文:《中国临床医学研究发展现状与未来》)


与此同时,应该认识到中国高水平医学研究论文数量有待提升,药物临床试验仍以化学药物为主,生物制品数量较少,创新药物数量与美国差距明显,临床医学研究成果对国际诊疗标准或临床规范的贡献度有待提高。


因此,在国家鼓励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我国临床医学行业正在迅猛发展,形成以围绕健康产业高端前沿领域、医教研一体化发展,形成以资源禀赋和模式创新为依托、多样化差异性发展,形成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动力、聚焦融合发展,高尖端领域人才的竞争力正在逐步提升。


学科前沿


(一)学科热点

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公司联合举办的2019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向全球发布《2019研究前沿》报告和《2019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报告称,临床医学领域位居前10位的热点前沿主要集中于心血管疾病诊疗、泌尿生殖系肿瘤诊疗新方法、传染病防控及全外显子基因测序研究。


其中,心血管疾病诊疗方面的热点包括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治疗冠心病、冠心病支架术后抗栓治疗最佳疗程、TMAO与心血管系统患病风险、房颤患者新型口服抗凝药用药安全性及远端缺血预处理改善心脏手术短期预后;泌尿生殖系肿瘤诊疗研究关注前列腺癌核素标记PSMA分子显像、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辅助化疗有效性;传染病防控研究包括疟疾对青蒿素抗药机制、戊肝流行与防治2个热点前沿。临床医学领域位居前10 位的热点前沿主要集中于慢病管理及新技术应用、疾病新机制发现、影像诊断新技术与安全性、肿瘤免疫疗法、生物技术药临床应用5个前沿群。“慢病管理及新技术应用”前沿群重点关注高血压降压治疗目标值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关系、人工胰腺应用于1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基因组学技术指导PCI术后抗血小板药物选择以及成年人支气管扩张症临床治疗研究“疾病新机制发现”前沿群包括长链非编码RNA PV1在肿瘤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周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2个热点前沿;“影像诊断新技术与安全性”前沿群包含基于PET的Tau蛋白成像技术应用于阿尔兹海默病等神经退行疾病研究以及磁共振含钆造影剂脑部沉淀危害研究;“肿瘤免疫疗法”、“生物技术药临床应用”则分别包含 PD-1/L1 抗体药肿瘤免疫治疗不良反应、英利昔单抗生物类似药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热点前沿。


与往年相比,2019年临床医学Top 10热点前沿体现出较明显的持续性。


数据来源:《2019研究前沿热度指数》


数据来源:《2019研究前沿热度指数》


(二)重点奖项得主

艾伯特·拉斯克医学奖,(Lasker Medical Research Awards),全称拉斯克奖,该奖项始于1946年,旨在表彰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拉斯克医学奖分设临床医学奖、基础医学奖、公共服务奖、特殊贡献奖,其得奖者通常会在随后的一年到数年得到诺贝尔奖,该奖项在医学界又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


以下是近十年(2010~2019年)拉斯克医学奖之临床医学奖的获奖情况。


资料来源:拉斯克医学奖·临床医学奖官方网站


学科排名


(一)国内院校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所发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报告显示,在开设了临床医学的86所参评高校中,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分列前三,复旦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紧随其后。评估结果为A-及A+等级的共10所院校,B-至B+等级的共24所院校。以下是具体院校名单。


资料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二)海外院校

2019 年初,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Quacquarelli Symonds 发布了《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 2019》,本次排名涉及 5 大学科及 48 个专业排名。其中临床医学排名中,前三位分别是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美坦福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紧随其后,分列第四、第五。以下是临床医学专业世界大学(QS2019)排名 Top50。


数据来源:《2019QS医学专业世界排名》


数据显示,在该领域的世界Top50的高校中,来自美国的高校占总数的36%(18所),来自英国的高校占总数的18%(9所),英美两国在该领域中具有明显优势,尤其体现在Top10院校中,美国高校占6所,英国高校占3所。我国(含港澳台地区)在该领域Top50院校中仅有3所高校上榜——香港大学(排名第 29 位)、香港中文大学(排名第45位)、台湾大学(排名第50位)。由此,在临床医学领域中,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水平远超我国,我国在该领域中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领军人才


(一)顶级人才

智汇邦全力构建专业学科领域的全球人才地图,着眼于全球市场,进行全行业高层次人才资源的搜集和整理,通过市场化的方式靶向寻访和关系建设,建立行业人才数据库、绘制人才地图,全面理清本专业领域下细分方向的不同层次人才分布状态。


以下是基础医学学科部分领军人物代表:


屠呦呦女士



屠呦呦女士,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拉斯科临床医学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曾入选《时代周刊》公布的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曾获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泰国玛希顿皇家医学贡献奖、 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沃伦·阿尔珀特奖 、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2019年度大本钟奖之金康乃馨奖等众多国内外顶尖奖项,出版27本学术论文著作,带领其团队发现了青蒿素,并将其用于临床研究中,为国内外开展青蒿素衍生物研究打开局面,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疟疾患者带来福音。


屠呦呦女士,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她致力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疟疾的防治研究,为青蒿素治疗人类疟疾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在世界抗疟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王晓斌女士



王晓斌女士,美籍华人学者,分子流行病学家,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儿科学会(FAAP)院士,并作为负责人指导疾病早期生命起源研究中心的工作。


曾担任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母婴健康局资助的多个大规模分子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的首席研究人员(PI),撰写/合著了200多篇刊物,其中许多出现包括《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等国际顶尖医学杂志。王晓斌女士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对人类健康和疾病——尤其是儿童和成人的早期疾病做出了很大贡献。


王晓斌女士于1983年获得北京医科大学(今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学位,1987年于杜克大学获得MPH,后进入约翰普金斯大学进修,并获得博士学位。她的工作将生物标志物,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和疾病预防结合在一起,尤其关注环境因素、营养生物标志物、遗传变异、表观遗传改变,以及它们在复杂的人类疾病中的相互作用。她的工作有助于了解复杂人类疾病中的环境暴露、遗传易感性和基因-环境相互作用,以及慢性病的早期生命起源。

 

 游景威



游景威,出生于广东广州,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游景威与其团队在研究视网膜不同种类细胞被激发的过程方面取得巨大进展,结束了学术界长达十几年的争论。不仅如此,他还把研究范围扩展到了“非成像视觉”领域。视网膜的研究已逾百年,但这种“非成像视觉”的机制在过去100年间都不为人知或知之甚少;游景威的团队大大推进了人们对此的了解。游景威及其团队还与其他科学家合作,进行视觉与嗅觉方面的研究,为对视觉相关的疾病进行基因疗法等应对手段。


1971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在读期间获得全额奖学金;1975年取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师从神经科学领域泰斗约翰·尼克尔斯;后于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后,师从196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艾伦·霍奇金,并与丹尼斯·贝勒一起进行视网膜方面的研究;后又前往剑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廖敏妃女士



廖敏妃女士,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美国神经外科委员会(ABNS)理事、西方神经外科学会(WSN)的第一位女主席、美国神经外科协会(AANS)的提名委员会委员、美国癌症研究协会会员、美国基因治疗学会会员、神经外科医生协会会员、神经肿瘤学会会员,并被《美国新闻》(U.S. News)认可为顶级医生(表明该医生在其专业领域中是全美排名前1位的医生之一)。过去的十年中一直是《神经肿瘤学杂志》的主编,曾撰写了150多篇文章、数本书的章节和教科书。她一直是针对脑癌患者的几项新临床试验的首席研究员,并发明了首批个性化脑癌疫苗之一(一种创新的实验疗法,可触发患者的免疫系统抵抗其剩余的癌细胞)。二十多年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一直不断为其提供资金,以支持廖博士的研究。


廖敏妃女士于布朗大学获得双学士学位,随后进入斯坦福大学,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于1999年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博士学位。她致力于开发和完善创新的治疗策略,以应对胶质母细胞瘤(最具攻击性和致命性的脑肿瘤);临床专业知识是术中功能性脑成像和术中成像用于切除脑肿瘤(神经胶质瘤、脑膜瘤和转移性肿瘤);研究工作集中于脑肿瘤的分子生物学、基因疗法、免疫疗法和脑癌疫苗。


叶玉如女士



叶玉如女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会成员、国际神经精神药理学协会理事会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经济论坛大脑研究专题全球议程理事会成员、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曾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亚太经合组织(APEC)妇女与经济高峰会议杰出创新女性奖、法国国家荣誉骑士勋章、香港特区政府颁发的荣誉勋章、《旭茉JESSICA》成功女性大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入选《自然》杂志中国十大科学之星。


截至2015年,叶玉如在顶尖国际学术期刊发表了超过250篇论文和综述,文献被引用17,690次,拥有41项国际科技发明专利权,并曾任《Neuro Signals》主编、《Neuroscience Letters》副主编、《Journal of Neuroscience》资深编辑、《J. Biological Chemistry》编委会成员。叶教授与其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论文,在阿尔茨海默症研究领域取得突破进展。


叶玉如于1974年进入西蒙斯学院(Simmons College),1977年以“最高荣誉”毕业并获得双学士学位;随后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攻读,并获得博士学位,开始其博士后研究。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以及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逊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研发。


(二)高端人才

比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的标准,智汇邦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从世界范围排名靠前的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网罗、联络、引进、汇聚学科优秀人才。下面是专家人才服务网部分学科带头人或者骨干精英名单:

 

数据来源:专家人才服务网

点击下方小程序卡片进入专家人才服务网,浏览更多优质服务。


更多精彩阅读


干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申报解读


一篇文章看懂中国新材料发展趋势,就是这么全面!


干货:只需2张表,让你搞清科技项目经费的含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